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暖热,降水充沛,其自身农业资源禀赋,适宜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但如何提升农业附加值,如何延伸农业产业链,如何丰富农产品品类等这类问题一直掣肘本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由海南省农业农村行业党委组织的“学党史、践初心、助力乡村振兴”党史学习活动于2021年12月23日在儋州市石屋村开展。此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前往海南省热带小龙虾产业基地参观学习,期间由工作人员对小龙虾的养殖情况进行讲解,同时对小龙虾市场前景进行分析。之后参观石屋村,召开中共海南省农业农村行业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学习会,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共海南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支部委员会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海南省热带小龙虾产业基地
此次前往的“小龙虾基地”位于儋州市那大镇石屋村委会富豪村,当地通过“资本+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助力农业发展。农户负责出地出人力,企业负责出资金出技术,依托当地良好的气候环境和水源土壤质量,让养殖小龙虾这一产业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同时,把水稻种植与龙虾养殖相结合,既种好了水稻,又养肥了龙虾,真正做到了吃得饱还能吃得好,走出了一条农村致富的新路子。
相关报告指出,2019年小龙虾产业总值高达4410亿,而目前限制全国小龙虾产业快速发展的两大问题分别是季节性和供应链。秋季开始就进入了资源枯竭期,供应量少且品质不佳,导致很多相关餐饮店关门歇业。海南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即使是在冬春两季,也适合小龙虾的养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他地区供应量不足的情况。
石屋村文化广场
“北有大寨,南有石屋”这是周恩来总理对石屋村的赞誉。上世纪50至70年代,在胡松同志的带领下,石屋人民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山拓土把原本荒芜的田地、山林改造成高价值的橡胶园、水果园,取得了“双百万村”的优异成绩,同时建立了卫生院、电影队和招待所,不但实现了物质的富足,还加强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乡村建设。